欢迎进入我的小窝!
当前位置: 日志主页 > 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2016-10-01 12:12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阅读: 加载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表彰先进,动员前进。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

  

  今天,我想就三个方面谈一些学习“讲话”的初步体会。

  

  一、以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5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5年的历史可以分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28年时间);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29年时间);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38年时间)。在这三个阶段,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跨过一道道沟坎而又取得一个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讲话深刻分析了这三个“伟大历史贡献”、三条“宝贵经验”和三个“伟大飞跃”产生的三个“深刻影响”: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二、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必须牢牢把握八方面的重点工作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八个字是讲话的主体和核心。习总书记讲到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贯穿党的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贯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这八个字是我们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一条红线、一把钥匙。

  

  讲话多次提到“不忘初心”。什么是不忘初心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大意是“只有坚信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我理解“不忘初心”,就是最初的心愿,就是不忘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之心;不忘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之心;不忘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使命之心;不忘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不忘初心,与一些党员干部忘了初心有关。他们忘了入党誓言,忘了当初的理想信念,信仰发生了动摇,以至于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方面论述,其中前两个(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从“不忘初心”方面讲的;第三个(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是过渡的、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后面五个方面是要求全党同志“继续前行”。即:“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不断把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继续前进”,我理解主要是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个方面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梦的内涵。也就是说,“继续前进”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总书记讲话中还有值得我们关注的三个新提法和新亮点:

  

  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这句话相当关键。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制度未必是很好的制度,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中国搞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地探索,探索过程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从1978年到今天,38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这个制度的优越性、话语权越来越显示出来。比如这一制度最大的优势,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动员一切力量资源办大事,有速度、有效率,很快能解决问题。而且,这个制度既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又符合人民的价值追求,既有真理性也有道义性。中国的这个道路完全能够为人类提供中国方案。

  

  二是第一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这是“七一”讲话中的又一个新提法、新亮点。上面提到“四个自信”是八个要求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所谓“承上”,主要指“四个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指党的指导思想、纲领和理想在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坚持“四个自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坚持“四个自信”就是坚持党的纲领,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谓“启下”,就是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开展供给测结构性改革,推进“一带一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也就是要全面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型的结晶,是党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精神动力。应该说,“四个自信”是一体的,文化自信是前面三个自信的基础,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缺乏文化自信,另三个自信的基础是不牢固的。我认为,文化自信的内涵更广泛,可以把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包括进去。文化还是一种基因,是一种血脉、家园,对人的影响更持久。

  

  三是“中国要参与全球治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允许某一个国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操纵整个世界。”习总书记强调,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个国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这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的一些重要理念。中国完全有能力、有自信、有正确的导向参与全球治理,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的担当。

  

  三、继续前进经受考验,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习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那一代领导人,应该说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的转变之中,把新中国建立之初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得都非常好。这给我们留下一段非常好的历史教材。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可以说考试合格,交了两张好的答卷。一张是建立一个新中国,而且建设得还比较好。中国共产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到现在建设的答卷应该说是比较好;还有一份答卷是党的自身建设,虽然在漫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讲我们也交了一张合格的答卷。现在,习总书记说:“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考验仍在继续”,因为党的自身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张卷子还没有完成,所以今后还要继续考试。这是习总书记在讲话最后给全党提出的问题,也就是还要进一步迎接考试。他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