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老了再慢慢地读 自从有了电话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写信了。电话、邮件等其他的便捷的远距离沟通方式的出现,可以说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说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想,再也没有比书信这种文字交流的形式带来的感情碰撞更剧烈的了。 以前的书信多是以家书为主,友人之间的往来也会用到书信。但是到了后来,书信又出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文本形式,那就是情书。所谓情书,就是把炽热或者含蓄的感情,用优美的语句写在漂亮的信纸上。 记得读初中那会儿,很流行写小纸条,流行交笔友。对于对爱情似懂非懂的小伙伴们来说,小纸条、或者笔友之间的书信往来,正是情书的初级形式。会买漂亮的信纸,会绞尽脑汁写上美丽的句子,会认真的写好每一个字,最好会把情书折成精致的形状,通过朋友或者他人的手送给对象。 到目前为止,我给三个女生写过情书。第一位,其实并不是我的初恋女友,是她的朋友。那时候喜欢写文章,也算小有文采,初恋就让我给她的朋友写情书,耍着玩。那个时候不懂事,前前后后、来来往往写了有几十封情书吧,后来听说因为这事有小流氓要来打我,就不给她写了(我不喜欢她,当时觉得为这打架不值)。这个时候写的情书,都不包含什么感情。 你猜对了,我写情书的第二个对象,就是我的初恋了。实际上是她先写给我的。跟初恋的情书,我写的格外的认真。记得那个时候每写一封情书,我都最少需要一节课的时间。但现在想来,我确是没有任何关于书信里所提到的记忆了。诚如我们的结局,或许那根本不是爱,只是青春年华里闪过的一朵流星。 最后,我的情书是给我所暗恋的那位姑娘写的。到目前为止,我所写过的饱含爱情情感的文字里,不管是爱恨也好、是伤痛甜蜜也罢,情感对象都是她。可以说饱含了我最深沉、最真诚的感情了。形式也是多样的,日记、散文、小说、诗歌,都有她的身影。对于我来说,她是我成长过程中最深刻的一个情感符合。虽然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故事发生。 之所以提到,我所经历的三次写情书的经历,是因为我想说,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所写的情书,是不一样的。正如对感情的认识、理解以及对待感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人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知道什么是爱、如何去爱、以及如何让爱走的更远。 有的情书是会寄出去的,有的情书只会留给自己独自品尝;有的情书写的热烈而大胆、有的情书写的含蓄而内敛;有的情书写的质朴无华、有的情书却是文采斐然。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情书,写的人都是渴望得到回应,渴望对方知道、感受到自己的爱意的。 比如说,在表白的时候,可能就会用到情书。有的人会写的直白恳切,但是有的人却会写的很含蓄,这就是语言的多变魅力所在。为什么要含蓄的表达自己的爱?说白了还是不确定性带去的忐忑的心。害羞、害怕遭到拒绝或者说、害怕会给对方太大的压力。但有的时候,也会担心如果写的太含蓄了,对方不能体会到自己的感情怎么办?爱情有的时候,就想写情书一样,纠结、内心矛盾。 除了用书信来表达爱以外,还有一种用文字表达爱的方式,那就是情诗。情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情书的一种。用诗歌来表达爱,就是上面所说的含蓄表达爱的最好的方式。 从古到今,优秀的情诗层出不穷。我最喜欢的是席慕容的《白鸟之死》以及叶芝的《当你老了》。无任是“让我死在你的手下/就好象是/终于能/死在你的怀中”的悲恸,还是“多少人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唯独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深深的皱纹”的平静,都让我怦然心动。这就是情书的魅力。 以后,我会写更多的文字,送给我心爱的姑娘。当你老了,我一封一封念给你听,感受我在青春年华里留给你炽热的爱。或者,我不在了,你一封一封慢慢的看,感受我在岁月变迁中,沉淀的永不退色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