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我的小窝!
当前位置: 日志主页 > 日记 > 生活日志 >

消费是一场心理战

时间:2015-05-02 09:47来源:原创 作者:九木夜白°阅读: 加载中..
  我是一个强迫症患者,电脑桌面的图标不能超过一列,手机上的软件也是能少就少。不过最近,我装了一个手机淘宝客户端,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它就“叮”的一下提醒我,要领淘金币了,我心里会想,好险,差点又忘记领,然后火速领好。其实我从来没有特意去领过淘金币,这个东西,好像也不是很重要,每次我需要,我的淘金币也比较充足。但是前几天我在买东西的时候,可以用淘金币抵钱,然而我的淘金币竟然不够了,也就是说,少抵了一些钱,不多,就三毛钱。不过在我心里感觉就不一样了,明明可以抵掉的,就这么浪费了,有便宜不能占,是让人很不开心的。然后我就思考了一下,淘金币的原理。
  
  我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件事,很多商品的标价,都是以“××.99”来结尾,这是一种价格策略,主要依据的就是心理效应,199元虽然和200元只差1元,但是购买者的第一认知倾向于认为这个东西只要200多,因而觉得便宜,产生更大的购买倾向。其实淘金币的原理与此相似,即使这件商品有几百块,但是当你看到可以用淘金币抵掉两元的时候,心理就会产生一种很划算的错觉,相比于其他商品,购买这个产品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而淘宝每天提醒我们领淘金币,培养了我么的一种消费习惯。每天领淘金币之后,我基本都不会直接退出,在首页上流连忘返,总会浏览一些商品。我是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基本只是浏览,没有消费需求时坚决不会购买。然而很多“剁手党”可能就没有这么容易坚持,不经意间就会进行了不必要的消费。那么淘宝通过这种方式,用淘金币向商家返利,其实不过是蝇头小利,商家通过这个噱头吸引消费者,消费者被这种小利吸引。最后,从发放淘金币,到淘金币抵钱,再到消费习惯的养成,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淘宝。同样,淘宝现在开发出的花呗业务,是对购物的一种很强烈的刺激。它和信用卡一样,购物不需要自己直接支付,而是先透支,可想而知,手头紧的人们会情不自禁开始疯狂购物,反正还款是下个月的事了。这种习惯只会恶性膨胀,以后不再用淘宝购物,这种可能性,十分微小。
  
  据说,现在的创业,一定要聪明人才有机会。传统的创业手法和营销手段,可能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我听说这样一个创业项目,创业者说,我们的业务是出租画。只需要交2000元押金,你可以在他们画廊任选一幅画带回家,挂三个月,三个月之后还可以去画廊换一副。这些创业者如何盈利呢?当然不是靠存到银行去赚利息,其实他们就是在培养一种消费习惯,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营销手段,也可以说就是一场心理战。试想一下,租画的人,三个月后会把画退回去,押金拿回来吗?其实基本不会。首先,三个月的时间,你已经习惯了墙壁的某一处有一幅画,不能接受那里再变回空荡荡,所以你一定需要一幅属于你的画;其次,三个月过后,曾经支出的2000元,对你来说已经价值没有那么大,你可能不一定非要拿回这些钱,相反倒是对家里挂着的画产生了情感,东西总是比钱更让人亲切;最后,从艺术欣赏角度来说,人们的品位上去了,就很难再降下来,不论你能否真正的欣赏这幅画,但是一副画挂在那里,就让你有一种自己品位很高雅的内心感受,这种满足感,不是2000元能带来的。所以呢,所谓出租画,其实这些创业者,还是在卖画,用一种你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对你进行销售,给你提供了充足的决策时间,最终给你养成了这种消费的习惯。
  
  其实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苹果的营销。苹果通过它不同的外观、界面和性能设计,让果粉们产生一种依赖感,习惯于它的系统和标志,所以果粉们最大的兴趣便是期待其产品的不断更新。每一款新产品上线后,就会风靡全世界,果粉们竞相抢购。当然,不能排除,苹果也是一种品质的象征,很多人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使用感。但是对这种产品的使用习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也是很多非苹果用户,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一些果粉那么疯狂的原因。
  
  习惯不容易养成,养成后更不容易改变。我们可能自己都有这样的体会。比如说我自己,在刚读大学的时候,每天都是素面朝天,洗面奶用的都很少,护肤品就限于大宝。后来,慢慢开始关注面部护理,于是各种各样的护肤品,源源不绝买回来,从一般品牌到更好的品牌。嘴里一边喊着好贵,但买的时候从来不手软,毫不犹豫加入购物车。现在,已经不能接受脸上只涂一下大宝,好像这样自己就会瞬间变老一样。其实,我们都能想通,本质上这些产品,不会有多大的差异,除非价格确实相差很大。我曾遇到过一位学化学的大叔,他现在是一家护肤品生产公司的老板,他们的产品主要是出口。他对我说“你们女生不用那么在意用什么护肤品,其实都大同小异,真正对护肤有价值的添加物,十分昂贵,再好的产品也添加的很少,所以一般而言这些产品性能相差并不大。”他的说法,可能不是绝对,但是不得不说很有道理。其实我们也会发现,当你用惯了一个好的产品,就很难再退回到一般的产品,养成了一种消费习惯。实际上效果上未必有多大差异,只是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在我们不了解其本质的时候,就会认为一分钱一分货,贵的东西总会好一些。所以才会导致一些产品的价格虚高,为的就是满足人们这种心理。也滋生出一种现象,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种现象奇怪吗?很奇怪。那这种现象少见吗?绝不少见。你可以细想一下,就发现在自己身上也有很多类似的经历。
  
  所以说,培养消费习惯这种营销手段,是一种长远之计。当然这种手段更适合于一些低值易耗品,或者经常更换的商品,比如日常用品、服装、装饰品,甚至一些奢侈品。
  
  以上均为个人看法,从淘金币引发出了一串联想,稍作分析,不求苟同。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分享到: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