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我的小窝!

又梦敦煌

时间:2015-08-08 09:30来源:原创 作者:米兰襄阅读: 加载中..

又梦敦煌


  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游历过一些地方。但最令我经常怀想的,最数敦煌……

  

  2010年夏秋之交,我和十几个朋友一道,从古城襄阳出发,经西安坐飞机到甘肃兰州,又乘旅游大巴到敦煌。这个在书刊上经常读到、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在心里经常想到的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终得以相见!

  

  坐在车上,听导游介绍,才更加清晰:敦煌名扬全球源自藏经洞的发现。1900年6月22日,道士王圆箓在清理16窟积沙时,无意间碰到17窟洞壁,感觉声音异常,由此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从中出土了佛教经巻、社会文书、刺绣、绢画、纸画、法器等文物5万多件,为中国、中亚乃至全世界研究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被誉为“古代学术的海洋”。如今,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但,非常令人遗憾和伤心的是,由于清末国力衰弱,民不聊生,内乱不断,形整神散,这些无法用价值衡量的国宝,并未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国人鄂登堡等外国探险家逞机釆取阴险、见不得人的手段,从老实、愚钝的王圆箓手中骗走了大量文物,仅有少量得以幸存。那些流散文物,就象被劫中华游子,至今四散他乡,孤苦难回,成为我们心头深深地、抹不去的伤痛……

  

  围绕敦煌可追溯的历史超过4000多年。敦煌距今历史2000多年,莫高窟始造于秦初366年。早期,这里生活着月支、鸟孙等民族,西汉初,漠北匈奴打败月支,占领敦煌。公元前121年,西汉打败匈奴,将敦煌和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10年后,西汉在敦煌设郡。为防外敌入侵,随后在郡北修筑长城,在西部修筑阳关和玉门关。从此,敦煌成为西域进入河西走廊与中原的门户和军事重镇。后经过东汉王朝、曹魏政权、隋代政权,尤其是唐朝釆取移民触合、强军保安、发展种植、突出贸易等措施经营与开发,使敦煌逐渐步入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时期,成为古丝绸之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历史是很现实的。当衣不避体、食不果腹的时候,人们顾不了敦煌,想不起敦煌,只有让美丽芬芳的敦煌被岁月和尘沙掩埋千年。敦煌真正的发掘和保护,还是在共产党夺取政权并建国以后。1949年以来,大量专家学者来到敦煌,终于用他们的青春,掀开了敦煌神秘的衣角。1961年,敦煌被国务院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1年,联合国授予敦煌“世界文化遗产”证书。敦煌,从此由10几亿中国人民的骄傲变成世界60多亿人的骄傲。尽管他们语言不同,文字不同,肤色不同,身材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他们却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历史瑰宝一一敦煌!

  

  1949年后,中国大部分国土统一了,民族安定了,敦煌才有幸再现历史的辉煌。回望史实,正因如此,越来越使我非常庆幸,我能够生活在祖国这个统一而又安定的年代。不知道为什么,也让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人群拥挤的长城,流连忘返的赤壁,不可思议的“太阳花”,声嘶力竭的“占中环”……我很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旅游大巴迎着朝阳,行进在茫茫的戈壁和沙漠中。路不宽,但平坦。我们去心似箭,司机却并不着急。刚上车,朋友们热情高亢,有说有笑,故事连连。没多久,逐个安静,东倒西歪,鼾声渐起。我靠着窗,望着窗外,不想错过这别样的西部风光。

  

  路左边不远处,是一脉相对高度约200米的坚石山系,大部分呈浅黑色。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沙蚀,使它变得无比强健,坚毅,雄浑。看不见一棵树,一株草,一只鸟。山石层次分明,斜插大地,有的前斜,有的后倾。像奔赴疆场的勇士,似换防后撤的纵队。风沙中,石山传出厚重的轰鸣声,像万千铁骑厮杀,如隆隆战鼓震耳……我搞不明白,到底为什么,那石山非要跟公路去较劲。路到哪里,山跟到那里。路有多远,山就跟多远!

  

  紧挨路的右边,是广阔无垠的戈壁和沙漠。戈壁虽有碎石,但远看,完全是一马平川,直到天边。少有花草,不见人迹,更无炊烟。我很想知道这里的一个村长管辖多大面积?多少人口?却不知问谁!可以说,完全不用改造,这里就是没有边界的练车场、足球场!据说,日本人很担心,有一天日本列岛会被地震埋没于旁边七千多米的深海沟,将导致个把亿国民身无去处。我天真地想,如果真到那一天,中国如此宽阔的胸怀,随便指个地方安顿他们也毫无问题!当然,前提是我们大度邀请,而不是他们想来则来!还需要,日本必须从现在开始,及早地与中国建立交情!当然了,如果祖国的台湾遇到这般惨事,自然又另当别论!

  

  路边的沙漠,平淡,偶尔有山。象金黄色的稻谷铺地晾晒,又象丰收的麦粒堆放粮仓。阳光下,一泻千里,逶逸无边。风,用它无形而又强大的力量,向我们展示着它难以想象的神奇之作。

  

  很少的时候,看见几座残碑。能肯定,这些逝去的先人的尸骨,是被他们的儿女亲手安葬于此。不知道,他们的血缘,如今,繁衍中原,还是己出阳关……丝丝神伤,除了使我遥想,还使我急切:活着的人,更应该珍惜点什么……

  

  好不容易,到一个路边驿站停歇。烈日下,热风里,几间平顶房,一间小店,一个瓜摊。瓜摊男主人看不出准确年龄。他头戴小白帽,皮肤红黑,会说汉语。表情和善,憨厚里明显透着精明。他让我们先尝瓜,甜则买。不甜,尝了保证不要钱。也许,他说的是真心话。正因为这样,我们的财务总管反而越发显得大方。大呼一声:兄弟们,吃瓜,随便吃,我结账!唉呀,那瓜,无论长像和甜度,赛似正宗哈蜜瓜!恰逢饥渴,一口咬下,甜透心肺,爽遍全身!要不是携带不便,恨不得全都买下!翻了地图,才知道,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界处,其实离哈蜜很近。这西瓜,原来和哈蜜瓜本就是一个妈的!我还忙着吃瓜哩,有几个动作快的朋友已遛进那间小商店,买矿泉水和土特产品去了。这时,一个朋友拧着鼓鼓的购物袋,凑到我的耳边,神秘的说:有好东西,我买了,快去买点!到店里我才知道,他说的好东西有两样。一种叫锁阳,一种叫发菜。漂亮的女推销说:锁阳是敦煌特产。根径食物。货架上,锁阳看起来比大拇指略粗,直,长,山药色。姑娘说,当年左崇棠将军在此戍边,粮草供不上时,就让士兵把它当作食物充饥。谁知道,吃了锁阳,很多士兵思乡之情突变强烈。有的甚至开了小差,偷回关内,会老婆、情人去了。这才发现,锁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跟美国的伟哥有得一拼!朋友们要面子,笑着叫别人多买点,说自己身板硬,用不着,迟迟没见下手。上了车,我才发现,除了我没买,他们每个人座位底下都藏着几斤锁阳!问他,则笑着说是给哪个兄弟带的,不是自己用。几年过去了,我真没问过他们吃了锁阳,到底收获了什么功效。不过,隔壁沈总过去夫妻经常半夜吵架,每个月,沈总总有几天脸上贴着创可贴上班。传闻,还闹过离婚。不过,自从这次敦煌回来后,夫妻关系日渐融恰。前天晚上,还碰到他们老两口牵手漫步襄江边,甚是羡人,没好意思问,他们夫妻关系的彻底转变,是不是真与锁阳有什么关系!至于发菜,神似少女细发。销售员说,发莱长在戈壁石头缝里。戈壁干旱,生长期长,营养丰富。平时很难看见,难得下雨的时候,只有眼睛尖、漂亮而又年轻的未婚女孩去釆摘,才能找到。水中煮食,爽口可人,余味在胸,三日不绝。我笑问:男同志吃了是不是更好?她笑答:那当然!

  

  服从中青旅的安排,敦煌的八大美景我们只去了寞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和玉门关。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洞窟735个,分布在高10到30米的断崖上。其中,壁画和彩塑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洞窟最大200多平方米,最小不到1平方米。96窟弥勒坐像最高,达35.6米,最小佛像仅10厘米左右。莫高窟与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而在最名扬世界的,最属莫高窟。经过断断续续一千多年形成的宏大建筑,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完全由政府或敎会出资所建,而主要由民间个体自发出资开凿。带有捐助和行善的意味。个体实力有强有弱,出资意愿有大有小,洞窟气场也千差万别。而这种出资意愿,又来自个人的宗教信仰。敦煌的繁荣,使它曾经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各种民族在这里触合,中外文化在这里交汇,多种宗教在这里兴盛,以影响最大的、佛教中的“善”为代表的信仰成为莫高窟得以建成并得以保存的支撑原动力!固然,从敦煌文化的角度来看,莫高窟的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令今人莫拜,莫高窟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令后人求索,但,作为普通中国人的一分子,徜徉在莫高窟,我更为莫高窟历经战乱终不毁而庆幸!我更为莫高窟打开国门不据功而自豪!我更为莫高窟启示21世中国一带一路新思路而骄傲!

  

  出敦煌向南,一眼望见鸣沙山。鸣沙山又名金沙山。东枕莫高窟,西至党河口。面积200平方公里,最高峰170多米。站在鸣沙山顶,看足下,五色沙粒,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望前方,沙山蜿延,一望无垠。眺空中,阳光闪烁,蓝天如洗。听耳边,沙声如泝又如烟!天地间的奇响令人惊奇,大自然的乐章令人神往!鸣沙山的神奇,还不仅仅在于它日夜不止、变幻莫测的鸣沙声,更在于它自我修复、整体移动的神秘性!朋友们纷纷从鸣沙山顶乘滑板急驰而下,一边感受沙声,一边声声惊叫。我却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巨大魅力深深打动,久久难以自拔。据传,汉代一位将军率大军西征,夜间突遭围袭。顿时大风疾起,风沙漫卷,很快将敌我双方厮杀的将士全部埋没,从此,绿洲变成鸣沙山。鸣沙轰鸣,正是千军万马的喊杀之声!当然,我们完全不必去考证传说的真假。但,传说本身,己很明显表露出绝大部分中国人民,对国家统一的无限渴望,对征战英雄的无比崇敬,对阵亡将士的深深怀念!这才是传说得以代代相传、越传越鲜活的原因之所在!

  

  鸣沙山,就依畏着月牙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山灵则鸣,水神则秀。如今的月牙泉,酷似月牙,长150米左右,宽50米左右。湛蓝的一弯清泉,娇躺在鸣沙山的怀中。雷音寺依牙而建,静谧肃目。月牙泉千年无恙,野鱼穿梭。沙能储水,本就神奇。经久不涸,更是莫测。人们说,月牙泉曾经是雷音寺主持的一碗圣水,为了淹死一个作孽的外道术士,而变成这美丽的神泉。导游告诉我,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清朝时,月牙泉还能行船、捕鱼。1960年之前,水深尚达9米。后来,主要由于人为因素对上游自然生态的破坏,党河己经断流。失去水源的月牙泉,1985年最低水位速降至0.7米左右,几近见底。2000年以后,政府高度重视,正在研究多种方案,紧急抢救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导游的话,使我暂时把月牙泉的美景放置一边。我站立在争着、抢着在泉边照像、留影的穿梭游客之间,凝视着姣小而神美的月牙泉,默默地祈祷:国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能迅速得以根治,党河不再断流!世界的月牙泉,终能长守鸣沙山,永存古敦煌……

  

  出敦煌向西北前行90公里,就是玉门关。约在公元前121年至107年13之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西部“两关”,即玉门关和阳关。距今已2000多年。小时候,读王之焕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只觉得诗句优美。长大了再诵,却倍感悲壮苍凉。西汉时期,大量西域和田美玉经此关口入关,玉门关因此而得名。玉门关古城堡为正方形,全部由黄土垒成。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西北各开一门。关门外,粗大的杨柳,风沙中,静静地守护着城堡,凝视着戈壁。它壮实的枝条,象金戈铁戟。它用它金黄的叶片,笑写着历史的沧桑。入关进入城堡的狭窄古道,车轮过处,坚硬的石块,被辗磨出两道近尺深的滑槽。不禁使我仿佛看见,骆队涌动,车水马龙。仿佛听见,驼铃叮当,人声鼎沸!站在城堡上,背依宽阔富绕的黄河长江,西望浩瀚无边的戈壁沙漠,多少壮烈铮然的面孔油然浮现眼前……

  

  我看见了眼含泪花的王昭君。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三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结好。宫女王昭君听说后,主动请求代替公主和亲出塞。临行前,元帝才发现,昭君如此美丽端庄,聪明可爱。但,朕口一言,?马难追。后悔已经晚了!昭君出塞后,力劝匈奴人不要打仗,尽传匈奴人中原文化,使匈奴和汉朝和平相处60年。去世后,被匈奴奉为神先。我们不知道昭君出关时为何泪沾巾,频回望。但是,她为了祖国安宁,民族团结,作为一个贫民的女儿,毅然出塞和亲的真实故事,触动了多少后人的思想和灵魂!

  

  我看见了刚毅机警的张骞。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张骞,公元前138年和119年,分别率100多人和300多人两次作为汉使,出行西域。他两次落入敌手,命悬一线,又寻机逃脱。被迫在敌部生活11年,取妻生子,仍深藏使命,不辱重托,心系中原。他广推祖国,广交朋友,打通了中国与西域的交往。他的足迹,远达印度和里海。因此,可以说:没有张骞,中国就没有西域;没有张骞,丝绸之路就不可想像!

  

  我看见了智勇双全的左宗棠。19世纪中期,大清贪腐盛行,官无斗志,日渐衰落。英俄共谋,窃我伊犁,乱我新疆。朝官意见高度一致:新疆不毛,耗我银两,弃之不惜,重在海防。唯独年已七旬的湘人左宗棠拍案而起,力陈厉害:沙俄贪无止尽,吞我新疆,下一步就是长安藩阳!如此,我们如何面对烈祖烈宗和子孙后代?就这样,他外借500万高利贷,带着棺材,领八万湘军、蜀军,涉千山万水,克艰难险阻,西出玉门,坐阵哈蜜,酝酿收复大战。没军粮,他垦荒屯田。没水源,他广植柳杨。他运筹帷幄,出奇制胜,仅用一年半时间,收复新疆全境!要不是清帝怕左将军“惹事”得罪俄英,而将其从乘胜追击的马背上及时招回都城,沙俄偷窃我西部国土,恐都将装入左将军行囊……我曾经,也习惯地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和记忆镇压过太平天国的左宗棠。但,现在我知道了。没有左宗棠,就没今日的新疆。没有左宗棠,中国版图,绝非今日模样。后面的,更不敢设想……

  

  结束了敦煌之行,我心潮翻滾……

  

  掀开敦煌残破的历史线装书,上面写着:国家强大,敦煌繁盛。国家衰落,敦煌萧条;国家安定,敦煌繁荣。国家动乱,敦煌沉默。国家,实际上好似一个大家庭。和谐才有兴旺。如果父母成天动刀动枪,则这个家庭,过不了多久,必将衰败四散!衰败了,最高兴的是谁?最不兴的是谁?大家心里有数!敦煌,己经用它数千年悲喜阅历,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以为,祖国,又一次沉沦近200年了,够久了!如今,好不容易迎来了再次崛起于世界之林的难得机遇,就差那么一步了!急迫地需要,每一个炎黄子孙,添片瓦,加点油,使点劲!因此,我们认真地去作就行了!何必再用我们的青春,去作无谓的折腾!

  

  敦煌很大,它令世界人民仰羡;敦煌很小,它在中国地图上,只占据小小的一域……

  

  梦里,常见敦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