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早晨醒来我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决定:今天晚上一定早早睡觉。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屏幕映射出来的我的纷飞的思绪和键盘凹凹凸凸浮动在我的来回指尖证明了这么一句话:习惯的力量你永远也别妄图去抵制它。 习惯了夜间的思维碰撞,习惯了夜间的独自感伤。习惯了把生命的所有苦难看成一文不值废弃物,习惯了苦难当头的无助感。习惯了,也就淡然了。因此也就习惯了苦难在思维里面的压抑感。自然,习惯了的感觉,也就不存在用“压抑”这个定语词组来修饰它。 我,一直追寻简单的生活。却总是发现决心要简单地生活和真正能过上简单的生活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天地悬殊。下决心轻于鸿毛实施决定重于泰山啊。全中国,在同一秒的瞬间,有多少人都做了同一件事情:下决心?中国人一直在找中国存在的问题。而事实上,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时时刻刻在找问题。 我曾经想过,换个环境。中国环境太过于浮躁。以一个简单的夫妻家庭来说,在中国,你所能听到的声音无非是: 老婆!起床了,块迟到了,老板要扣工资了。 老公,换条路走吧,这路车这么多,估计又要堵了。 老婆,你看武夷山在我们脚下了(嘀嘀嘀)……喂?噢老板啊,嗯,好,我回去了马上做哈,好好好…… 老公,咱们找个时间出去玩玩吧…… 自然这些情境语句都要放在特定环境中才成立,如果不放在特定环境中,那也不绝对是不。但无论如何,中国人有一个很普遍的同点,那便是一切的生活的目的都不能纯粹化。出去玩吧,你得手机开机等老板电话怕随时来个单子。在家吧,想一家人看个电视,老婆在忙着洗衣服儿子在忙着做作业,我呢,也许在忙业务。 所以啊,有这么一份调查前些天在看CCTVNews频道。说中国人平均年净休息娱乐时间不到八小时。什么是净休息娱乐时间呢?就是全家人看电视的时候,可以不被某个单位电话打断或者说打断了但是对你的心态和心情不造成什么影响或者思想负担;就是你出去游山玩水你可以真正地融入到大自然而不是一边还在考虑接下来回去了还有多少任务或者这次出游花了多少经费下个月需要从生活消费上节制。 并非说,不考虑工作,就玩玩玩。只是,能否做到,玩得尽兴,工作得劲兴?试问自己,你们有多少时间是心里无负担地去休息的时候?问问自己内心吧。 最后CCTVNews的结论是要改善这种环境和境况。 下决定。嗯。 所以,我有时候也会异想天开,我想换个环境。搬到生活节奏较慢的澳大利亚。和老婆开一家休闲咖啡馆。《就想开间小小咖啡馆》值得推荐呢。或者和老婆一直梦想的筑梦森林文艺小店。心理毫无负担,不需要为了去附和社会流而伪装一副嘴脸而感到身心疲惫,也不需要为了不去附和社会流而被孤立鄙弃而感到没落。在一个小环境,同样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摒弃,同样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讨巧。但是,不存在人与人之间过多的联系。这样,你可以摒弃我的,我也可以摒弃你的。但是只要没有太大利益冲突,也许就不存在那么多的纠纷,包括精神上的纠纷。中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太多。无论是什么联系,最终都会扯到最直接利益,最后,本来可以忽视的一些小矛盾,却又忽视不了。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思想的负担,内心的压抑。 想要简单,做决定,很简单。但是路,很长,很长。 简单生活,简单生活。我想要,简单生活。 有的人喜欢说:我努力。我努力让我的生活简单。 需要去努力的,那是简单吗? 嘿,首先这种努力的心态就不是简单的心态了,还怎么简单呢? 倘若把想要努力的东西看淡,有无无所谓,拿的起放得下,这才能做到真正的简单吧。 简单生活。首先要做的,我想,应该是知足吧。 知足,便看淡一些东西。看淡,便不会有太极端的渴望。没有了极端渴望,便置其他外物于之外。置外物之外,边心无太多琐念。无琐年,便心无太多牵挂。无牵挂,便心无压力。无压力便释然。 想到这么一连串联系,还感觉真可怕。要做到简单生活。便要知足。要知足,便要无所追求。我会害怕。是因为我有追求。而我有追求,证明我不想简单。原来,绕了一圈,我不想简单生活。而是想简单地思考。哟呵。看来,简单对我来说,太难了。 因为我是个矛盾集合体。 对了,最后补充,我老婆也是矛盾集合体。经过一番思考,想要简单的生活又要有追求的生活,找个和你一样的人过日子。比如,我找了和我一样的矛盾集合体。嘻嘻。 好吧,那夜不能寐衍生出来的这篇杂文,就算我和老婆的一周年纪念日的小礼品一个吧。嘻嘻。晚安了,老婆。晚安了,我。晚安了,世界。黎明,鸡快睡了。蛋,快醒了。这话,我想应该只有老婆看得懂了。因为,我们都是矛盾集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