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已过而立之年这一代人来说,春节是儿时一生最美好的记忆。一放假,我天天便盼着过年。那时候的我们盼望过年尤其是到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那几天是可以穿新衣,放鞭炮,吃糖吃肉。如今我们新衣可以天天穿,鸡鸭鱼肉好吃的食物平时就经常吃。新鲜的反季蔬菜冬季寻常人家不出远门就可以买到。如今我们觉得年味越来越淡,几乎把过年当成一种负担时,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巴不得早点盼望过年。
腊月十五,我们村的人早早开始忙着准备年货,我的邻居小男孩团团和小女孩圆圆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累月出门在外打工,团团和圆圆板着指头数爸妈回家日子,两个孩子盼望着、盼望着与父母早日团圆。团团和圆圆的爸爸腊月二十五坐长途汽车回家的。爸爸由于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只好长途汽车回家,妈妈腊月二十八乘火车回到家。
二十八去抬沙,二十九装香炉,大年三十(除夕)上午家家户户把门前屋后扫得几乎一尘。家里人便早早开始包饺子,我刚吃过午饭,有人开始借竹梯子贴春联。我出门去上街买东西,不时与陆续返乡出门在外的乡亲们互相打招呼。我自家二大娘和三奶奶在北京饭店打工,今年不回家过年了。村里有些人忙着迎接新年早早燃放了鞭炮。团团和圆圆与他的爸妈形影不离,团圆的时刻是最幸福的事情。两个孩子这几天格外的幸福,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这不,他们一家子忙着在院子里安装了五彩缤纷的小彩灯,挂灯笼贴春联,粘福字喜迎新年。一家子满院子充满春节的喜庆,儿童欢笑声在街道上都听的很清,笑声传得很远。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围在一起,在欢歌笑语中吃上热腾腾的饺子,寓意团团圆圆,生活美满,一切都在饺子里。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到了正月初五,团团和圆圆的爸妈和其他人一样早早收拾好行囊,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他们的脸上流露出淡淡的乡愁,脸上还流露出沉重的牵挂,是呀,如今他们的父母年龄已大,父亲的背儿有点驼不再挺拔,母亲的头上的青丝减少,头发花白了。孩子们渐渐长大。春节意味着与家人的短暂相聚,过了春节意味着家人的漫长分离。
团团和圆圆的爸妈为了生计,把孩子留在农村和家里的老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老人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学习,一年又一年,老人年事已高,忙忙地里的农活,打打零工,照顾孙儿上学成为每日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春去冬来,暑来暑往,孙儿已日渐长大,不好管理了。
过年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难得团聚的日子,和父母呆在一起,是留守儿童团团和圆圆他们这一群体最简单却最奢侈的愿望。他们小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或是跟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那是因为父母都在外打工,工作很忙,每年才能回家一到两次,春节一过就要离开。过年,是团团和圆圆他们这一群体和父母呆在一起最长的时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团团和圆圆他们这一群体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过年意味着是团团和圆圆们和父母短暂的相聚和长时间的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