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友圈里大家大多数都回家了,或者还有夏训未归的,好多人都感叹着大类分流,似乎我的高中和大学都被这样划出了分水岭。
去年高考完我没写什么回忆之类的,因为都过得太梦幻了,高一上学期我想着我可能会用三年时间缅怀我逝去的初中,但是当我看到我有个同学用初中三年缅怀了小学六年,又即将用三年高中缅怀初中,就觉得用这么久去沉溺一件回不去的事情,真的很无趣吧。
高一文理分科真的就像毕业一样,我和母上提出学文之后被驳回了,我纯粹的是一个喜欢文科但是一辈子都不懂如何应对文科考试的人。分科让我彻底和高一的盆友说了再见,也让我以百分之五十的概率到了一个几乎全部人都不认识的班级里,记得我当时知道的时候我在帝都参加某个交流项目,知道消息就哭了,简直弱爆。(分科人品都去了我的期末考上了吧)
高二高三的班级也是依旧的很好,那份几乎所有考试班级排名都是年级第一的荣誉从来都是我们的骄傲。
我觉得没有必要去仔细回忆那些疯疯癫癫的日子,因为我还是会继续保持着疯癫一路下去。
高考结束的时候我觉得所有人都觉得像做梦吧,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和隔壁考场的尖叫连在一起,是被压抑了多久我们才会如此兴奋。没有憧憬的疯狂的玩,睡,我过的格外空虚,这就是突然被放生的动物,仿佛失去了猎食的本领。直到分数出来的那一刻。
父母给的,亲戚给的期待都是我们驼着背前进的原因,我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来给自己开脱。我用高三最后半年告诉父母想读传媒,却被当做玩笑忽视,我用了一个暑假和他们赌气让我放弃浸会传理面试资格,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真的发现我一直埋头向港校走,没有认真了解过大陆的学校,“有学校要就可以了”,没有对北上广的执念,没有想放手一搏的冲动,我安安稳稳报了现在这个大学,选了几乎和爸妈想的一样的和金融挂钩的专业。我并不后悔最后的填报,如果你后悔了,简直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错过机会去更好的平台,我觉得那份机会只是机缘巧合,我没有对冲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学校有太多期待,当然如果你有个唠叨的老妈,这份错过将会是她唠叨你很多年的资本。
老爸是的特别厉害的人,最终还是用清华的分数去了西安,把自己废在大学的散漫里。总有人以为前车之鉴真的有效,如刚刚进去大学的我,到我还是用极度散漫的态度过完大一上,抛弃良心谴责,自有太多借口给自己放松,最后低分飘过,拿着低到哭的绩点,这也是我后面感受的自己做的孽跪着都要去偿还。我在大一下吃了苦头,我本就是一个自律性很差的人,高考前一个月综艺,韩剧,英剧,动漫一个没落,又极度讽刺的是,那份来的汹涌的韩剧迷只出现在了那一个月,我又彻底宅了回去。我想说的是,我的分流不能如我所愿,我总是和我的梦想差着一步,中考也是这样,即使数英几乎满分,倒数前十的物理让我无缘了公费,这次母上在电话里骂了我一顿,我第一次打着长途听别人让我有梦想有追求,这也就成功让我在考试周得了考前焦虑症。
不知道有多少人得过,一直做关于考试的噩梦,每晚醒来无数次以及各种负面情绪,我原来并不是没心没肺。
我的大学,这个分水岭又是在大一。
高中很美,一如我们现在还是在一个班群里说说笑笑,从未走开,我们编制的大学可能太过梦幻了,一个人早起抢座位,吃饭,开会,图书馆,总应该和同学一起上一所大学,相互有个照应,才不会觉得自己太孤单,不过,还是大家说的,习惯就好。
我只是希望还有义务教育资格的孩子,亦或者是高中的孩子知道有一个班,有一个同桌,一堆一起上课的盆友的幸福感,人民幸福指数直线提升。同样以一个老者的身份,苦口婆心的告诉即将大一的孩子每一场考试的重要性,绩点是一点点累计的,不过你们或许也会像我,需要经历了,才能吸取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