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外婆的生日,听妈妈听说了外公和外婆的故事。
外公过世的时候我还小,连外公是个什么样的人都还没能印在脑海,他就被一群人拥着,躺在了破败的老宅的菜园里。几年过去,今年四月,外婆也躺在了他的旁边。在外公过世后,外婆就有点儿糊涂了,也从没听起她谈过外公的故事。
外公曾是村里的铁算盘,聪明,机灵,乐观,却不拘一格。用现在的话来说,也算是一个文艺青年吧。因为自己的才华而被村里的书记妒忌而记恨。在一个午餐时刻,书记派人来抓外公。那年是1957年,外公也已经年过四十了。外公匆匆逃离了食堂,回到家中。外婆卖掉了家中所有金银首饰,作了外公的盘缠,外公一个人踏上了旅程,在那遥远的小山村里,留下了外婆劳碌的身影,还有四个未成年的孩子。
我无法想象接下来的九年,外婆是怎么过的。必定是充满了人们的非议,村里干部的非难吧。妈妈没有谈起,因为此时,妈妈还没有出世。
“外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妈妈谈起她时说道,“任劳任怨,就算天塌下来,她也努力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她并不乐观,总爱着急。就是因为这样,脾气也不是特别好。”
外公出走后,足迹遍布全国十一个省。我猜这在当时可是一趟不近的远门儿。在这九年里,他做过无数种不同的工作,甚至还过去教堂,学会了一点儿外语。而这中细节,我却不得而知了。作为一个书写文字的爱好者,我是多么希望了解啊......但能够详细讲述这些故事的人,却正在安睡着了。
九年后,1965年,外公回来了,一年后,妈妈诞生了。
据说,在那之后,外公又离家过一次,但妈妈没有再谈起。
”外公啊,就是一个吃不了苦,却很乐观,开朗,幽默,总是有点子,很聪明,爱学习的人。“妈妈笑着评论道。
”那外公外婆不会......“
”当然,外婆从早到晚都在干活儿,当然会生气。到那个时候啊,外公总会指着她,说道:‘你看看,你看看,又是这样’好像发脾气就是外婆的本质似的......“
我听着她说着,忽然觉得,外公外婆还是很幸福的。也难怪,外公过世之后,外婆的理智也跟着他走了呢。
这故事初听时仿佛很刺激,但由妈妈说出来,却显得是那么的平淡。就像风一样流淌。风,大概就是回忆的颜色,流淌在思维的湖面上,泛起些许涟漪。看着妈妈半是忧伤,半是怀念的表情,突然觉得,岁月缓缓地刻下了墓志铭,却是用的最温柔的手笔。
|